療法介紹
Products and Projects

topbanner-2
RevoCart技術頁1-3
land1_02
land1_03
land1_04
RevoCart技術頁1M
m_landing_page_02
m_landing_page_03
m_landing_page_04
m_landing_page_05
m_landing_page_06
m_landing_page_07
m_landing_page_08s
於病患關節非受力區擷取少量軟骨,利用自行開發之組織切碎裝置切碎軟骨,在經過特殊處理後,將軟骨組織細胞團塊填入骨材之空腔中,不經體外培養,直接在手術台上將處理好的細胞結合人工骨材,直接植入軟硬骨缺陷處。
此技術結合人工材料及自體軟骨組織細胞,利用傷害最小的方式,擷取並充分利用為數有限的自體軟骨組織,達成修復關節軟骨損傷。 
相較於目前相關技術,此修復方式為一次性手術,病患不用往返醫院兩次開刀,可節省住院成本及減低病患傷痛。相較於細胞治療的產品技術,此技術相關操作皆在手術房中完成,不需使用價昂之體外細胞培養環境設施,可節省大量資源。
m_landing_page_09
關節軟骨的損壞會快速地惡化關節功能且難以修復。對於此種軟骨損壞,使用特定移植修補手術,可以避免進展成退化性關節炎。 
不同的手術方式及軟骨移植術都曾被發表過,其中自體移植如鑲嵌式的軟骨成型術(mosaic  chondroplasty)具有非常好的成果,但對於缺乏剩餘關節軟骨為損贈來源的病人, 其用途有限。
另一種替代性療法是關節滑液囊的骨膜皮瓣術(synovial-periosteal flap),能製造出軟骨物質,但其結果仍有爭議性。異體移植和動物異體移植由於許多的原因,並沒有廣泛被採用。
目前的觀念表明,軟骨的再生是從小量的軟骨胚胎細胞(chondrogenic  cells),不管是軟骨細胞(chondrocytes)或是其他潛在細胞,像骨髓衍生的間葉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新式技術概念說明

現今商業上可行的技術,是在試管內把軟骨細胞由小數量培養增加到足夠用以填補缺損的大體積,在缺損的移植部位上,裝載這些細胞的載體能用以當作暫時性軟骨替代物質,其必要性已展開了生物相容性材質的搜尋。
這個材質通常是生物可分解性,當細胞製造軟骨物質代替它時便會自動分解。軟骨再生技術是利用組織工程概念,在試管內、活的有機體內或是活的有機體外進行,是未來仍會繼續進行的關節軟骨缺損修復技術。其主要的研究領域分類為 

 (1)細胞(Cell):更多潛在細胞種類有更好的軟骨組成物質增殖及製造的能力,或是適當的步驟使特定種類的軟骨胚胎細胞增殖及製造能力更好。 

 (2)載體(Scaffold):能存放這些細胞的生物可分解性材質,並提供這些細胞生長。

 (3)生長因子(Growth  factor):能促進這些細胞生長的因子。

更多說明

在過去幾年,我們已發展出一種載體,可裝載小量的軟骨細胞,並修復關節軟骨的缺損。我們發現軟骨損壞通常伴隨著軟骨下骨頭的病變,因此我們將此載體設計成兩相骨軟骨的構成物。
隨著自體軟骨細胞的早期植入,這些被植入的細胞,被證實可成功地在關節內培養,並再生成軟骨修復缺損部位。
另外,這立體的構成物同時可修復軟骨下的骨頭,且此技術同時具有易於施行手術的優點—此載體是完全吻合移植部位,並且不需要另外的固定術即能牢牢固定。
醫療院所
我想了解更多

非臺灣地區選填

非臺灣地區選填

请稍候
使用心得